(1)CD信号流程
当放入CD光盘时,IC3③脚输出高电平,送人IC519脚,关闭IC5内的MP3解码器,CD光盘信号经激光头拾取后,在IC1内进行高频放大,EFM解调后,分为音乐数据和子码信号。其中,代表曲目号和播放时间的子码信号经OIC3→IC803→IC801→经LCD驱动IC处理后,在液晶屏上进行显示。
从EFM解调器分离出的音乐数据信号,分别从IC1的30(DATA-OUT)脚、32(CSK-OUT/IN)脚、34(LPCKOUT/IN)脚输出,送入IC512~14脚。进入IC5内的音乐数据,先经数据串/并行转换器变为并行传输。在IC4中存储备用,再在IC3的控制下,经并/串行转换后。从IC5⑨(DATA-OUT)脚输出,送入IC129脚(DATA-IN),经其内部D/A转换器、滤波器、输出缓冲器处理后,变为模拟音频信号,分别从lC112(L-OUT)脚、16(R-OUT)脚输出。
由于IC4的缓冲存储作用,此时,如果激光头因振动而丢失信号,则IC4会源源不断地将音乐数据经IC5提供给IC1内的D/A转换器,使放音不会中断,由此完成抗震功能。
(2)MP3信号流程
当识别光盘为MP3时,激光头拾取的信号经IC1内的EFM解调器解调后,子码信号的通路与播放CD光盘时的通路相同,同样被送到显示屏上显示,而“MP3”的小字符在CD字符上方进行显示。IC3③脚输出低电平,接通IC5内的MP3解码器,使IC5处于工作状态,准备进行MP3解码。而此时音乐数据流中原来“音乐数据”帧中的数据。则是按MPEG-1(lager-3)编码成压缩数据流,由此,IC5有四大任务:
1)对MPEG码流进行“解扰处理”;2)将本行的码流进行串/并行处理;3)将MPEG码流分类解码,即将码流中的音乐数据包和识别码分离,归类集中;4)将分离出来的音乐数据包,按照编码时的相反顺序进行解压缩,还原为压缩前的音乐数据信号。
至此,音乐压缩数据包经IC5解码分类积累后。存放在IC4的输出缓冲器中备用,再在PTS(播放时标)的指引下,按照播放顺序从IC4中取出,经预置的解压缩程序处理后,恢复为压缩前的音乐数据,再按照播放CD时的信号通路,进入IC1内的D/A转换器等电路进行处理,从而输出模拟音频信号。IC372脚为中断信号输入,用来传送IC5对IC3的控制信号和时钟;IIC总线是IC5用来与IC3进行控制指令码通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