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、发送未被了解的指令,使共享服务器上的读卡器无法正常工作。
这种措施的效果有限,开发智能卡CA的人不会想到将来留一个能控制共享的指令,如果他想到了,可能就不会开发智能卡CA了。
(4)、共享追踪措施,采取法律制裁
如果发生了共享,查处架设共享服务器的责任人。但这是有难度的,因为这种共享目前还没有相应明确的法律界定,且违法行为所涉及的金额不大,又因为服务器的架设很容易也很分散,甚至于一台机顶盒本身就可以作为一台服务器,运营商如果对应的是一群共享服务器,将是一件很无奈的事,如果是面对一个家庭或单位内部的共享,那将更无计可施。再者,如果共享技术提供者将计算机网络中的P2P技术用于共享,那就更加无法追踪了。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的CAS,在采取了技术手段失败后, CA供应商也只能动员运营商一起依靠这种方式补救了。
(5)、不需要智能卡,直接将解密算法嵌入到机顶盒
既然有很多途径可以获得CW,如果所有的解密动作在封闭的机顶盒内部,CW就不可见了。这种CA方式多年前已经在北美很流行,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数字电视加密系统,并且也没有被共享和蠠
<Script type=text/javascript>
function ImgZoom(Id)//重新设置图片大小 防止撑破表格
{
var w = $(Id).width;
var m = 550;
if(w < m)
{
return;
}
else
{
var h = $(Id).height;
$(Id).height = parseInt(h*m/w);
$(Id).width = m;
}
}
window.onload = function()
{
var Imgs = $("content").getElementsByTagName("img");
var i=0;
for(;i
基于DVB框架下的智能卡CA技术已有十几年的历史,依靠智能卡条件接收系统的设计已经不再神秘,有众多公司具有这种智能卡CA技术的设计能力;缺少创新才是导致传统智能卡CA安全隐患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。
CW共享属于智能卡CA技术不可避免的缺陷,双向化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反而会更引起共享的泛滥,把双向机顶盒进行软件升级,就可以将大批赠送的双向机顶盒直接变成了共享机顶盒。普通单向机顶盒只需增加一个小模块也可以变成双向机顶盒,同样也存在这种隐患。如果采取只基于智能卡的安全措施,即使机顶盒和智能卡之间的CW不透明传输,黑客也可以很容易获得CW,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阻止黑客获得CW的解决办法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目前所有采用智能卡的CAS都存在这个问题,是所有智能卡CAS厂商共同面临的挑战。解决CW共享的问题,不仅需要CAS提供商的努力,同时也需要机顶盒软硬件环境的支持。如果要彻底解决这种DVB加解密系统的安全问题,就要摆脱仅仅对智能卡CA的依赖,抛开智能卡,另寻其它解决方案。
<Script type=text/javascript>
function ImgZoom(Id)//重新设置图片大小 防止撑破表格
{
var w = $(Id).width;
var m = 550;
if(w < m)
{
return;
}
else
{
var h = $(Id).height;
$(Id).height = parseInt(h*m/w);
$(Id).width = m;
}
}
window.onload = function()
{
var Imgs = $("content").getElementsByTagName("img");
var i=0;
for(;i